|
 |

我国国产纺织机械设备稳步发展
清梳联配套改型
据介绍,棉纺行业国产清梳联成套设备分为五种类型,几十种生产流程。其中郑州宏大纺机公司、青岛宏大纺机公司自主开发与引进相结合,生产的清梳联可与国内外各类开清棉流程组成清梳联生产线;金坛纺机总厂及上海纺机总厂合作生产经营的多种清梳联流程等设备,机型多、技术成熟,设备的可靠性大幅度提高,最高产量可达80k g/台时,并配有长短片段自调匀整装置,有的还实现人机数字对话。设备的售价仅为进口机的40%,年耗费用仅为1/6。
精梳机满足要求
在精梳工序上,国内棉纺厂已普遍采用上海纺机总厂的SR80J、PX2J精梳成套设备,以及经纬纺机股份公司F1268型FA266型精梳机。这些机械生产速度350钳次/分左右,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质量优,能满足新老企业不同层次的质量要求。
并粗细各具特点 棉纺企业在并条、粗、细工序上,国产设备技术已成熟。例如上海纺机总厂FA316(BZ)、沈阳宏大FA326、宝成新型公司的FA322等并条机,是开环自调匀整系统、在线自控检测,这些设备能显著改善棉条重偏差及重不匀,能缩短工艺流程,为纺制高品质纱支创造有利条件。近年开发的悬锭粗纱机对纺纱稳定性、一致性及质量合格率明显优于传统的托锭粗纱机,且机电一体化程度大大提高。
专家们介绍,作为棉纺行业中的重要部件国产细纱机,是性能、价格、质量比最为优越最受用户青睐的设备,上海二纺机EJ128系列、经纬公司F1518系列在技术含量和自动化程度上有新突破,采用PLC控制、变频调速、可配集体落纱装置,具有省工、省力、劳动生产率高的特点,并可实现细络联。而近年极为推崇的自动络筒机国产设备,既能保证无接头纱的质量,提高纱的附加值,又为纺制高速缝纫线、高速整经和无梭织机发展创造了条件,带动了非自动络筒机技术水平的提高。
织造业机种齐全 经历10多年的艰难开发,我国无梭织机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通过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近年来相继开发成功剑杆、喷气、喷水、片梭织机,并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能力。随着品种结构变化,我国无梭织机数量不断增加,技术水平逐步提高,无梭化比例达10%,规格达50多种,技术档次各有千秋。
应当看到,国产棉纺新设备近年有较大的发展,取得喜人的成果,能基本满足棉纺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依靠传统的用工和管理、适应高速和机电一体化、保证纺纱质量的控制检测手段以及工艺的合理性、品种的适应性上仍有不小的差距。
根据纺织工业"十五"发展规划,纺织工业将通过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届时对化纤自给率要求达到80%、出口服装面料自给率要求达到80%,要有50%的纺纱水平达到国际先进程度、40%的染整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且精梳纱产量占35%、无接头纱占50%、无梭布比重占40%、无梭织机占20%以上,这更需要众多的纺织机械制造企业面对现实,承认差距,发扬创新精神,在开发上狠下功夫,在品种、质量上争创品牌,不断研制出符合我国棉纺织企业发 展的新型设备。
|
|